顶层设计 规划四大茶叶主产区
一个产业或一个品牌发展壮大的过程,离不开各方因素的合力推动。近年来,英德红茶产业通过政府支持引导、企业积极参与、科研机构研发创新,以及行业协会的自律约束,合力推动其从传统种茶制茶向着纵横双向的全产业链模式快速发展。
英德发展茶产业有着历史、文化、地理环境、土地资源等明显优势,英德市委、市政府始终把茶产业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来规划打造。
首先是坚持规划先行,制定《英德市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》,科学地、前瞻性地规划茶产业的发展。根据规划,将全市分成红茶、高山有机茶、绿茶、新兴茶叶等四个茶叶主产区;其次是强化政策保障,从2008年开始,英德设立了茶叶发展专项资金。截至目前,累计扶持奖励茶叶发展资金超过5000万元,撬动超过30亿元的社会资本转投茶产业,助推了茶产业快速发展。2018年,英德红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成功申报,获得省级财政补助5000万元。去年,英德还与中国农业银行英德支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,为红茶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整体授信5亿元。
与此同时,英德还制定实施了英德红茶广东省地方标准,构建清晰的英德红茶质量标准体系。以规范使用英德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识为抓手,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,逐步建立茶叶产品从种植、生产、收购、贮存、包装、流通和销售全链条的可追溯制度和追溯电子信息平台。
随着英德茶产业的快速发展,人才需求也日益突出。英德十分注重茶产业人才的培养,通过大力实施茶业行业人才引进及培养工程,以及举办系列茶行业技能赛事等,挖掘、培养了一批本土优秀茶叶技能型人才。2018年到2022年,清远市财政设立茶产业特色人才培训专项资金60万元/年,英德市财政按照1:1比例配套60万元/年,合计120万元/年,计划每年培养茶产业特色人才不少于1000人。
在擦亮牌方面,英德同样不遗余力。该市运用媒体宣传+茶事活动+出访推荐+跨界融合的联动模式,多渠道扩大宣传,积极举办或参与各类茶事活动,大力发展茶旅融合,发展体育+红茶,推动新会陈皮和英德红茶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深度合作等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英德还利用茶业行业协会的力量,把各茶企组织起来抱团发展,形成既有同质性又有差异性的良性竞争,促进了英德茶产业健康发展。近年来,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共组织企业抱团参展超过60多次,有效宣传和推广了英德红茶。